本站资源收集于互联网,不提供软件存储服务,每天免费更新优质的软件以及学习资源!

2018百万网民学法律知识竞赛入口网址分享【附真题】

电脑教程 diannaojiaocheng 4℃ 0评论

2018百万网民学法律知识竞赛入口网址分享【附真题】

2018百万网民学法律知识竞赛已经开始啦,只要参加答题就有机会获得精美的礼品哦,有小伙伴们不知道2018百万网民学法律知识竞赛的答题入口,范的资源库小编为大家带来2018百万网民学法律知识竞赛的相关资讯,感兴趣的小伙伴赶紧进来看看吧!

2018百万网民学法律知识竞赛入口:

2018年4月税法专场知识竞赛点我进入

2018百万网民学法律内部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新《保密法》第三条规定任何(C)的行为,都必须受到法律追究。

A.泄露国家秘密B.窃取国家机密C.危害国家秘密安全

2.涉密计算机安装从互联网下载或来历不明软件存在的泄密隐患主要是:(A)。

A.被植入木马窃密程序B.死机C.盗版危害

3.涉密计算机及相关设备存储数据的恢复,必须到(B)进行。

A.销售单位

B.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涉密数据恢复资质单位

C.原生产单位

4.处理涉密信息的计算机、传真机、复印机等办公自动化设备应当在单位内部进行维修,现场有专门人员监督,严禁维修人员读取或复制涉密信息;确需送外维修的,应当( A)。

A.拆除涉密信息存储部件

B.对涉密信息存储部件进行加密处理

C.将涉密信息删除

5.涉密信息系统是指由计算机及其相关和配套设备、设施构成的,按照一定的应用目标和规则存储、处理、传输(A)信息的系统或者网络。

A.国家秘密B.工作秘密C.商业秘密

6.涉密信息系统建设使用单位应当按照系统处理国家秘密信息的(C)确定系统密级。

并按照相应密级信息系统防护要求进行保护和管理。

A.最低密级B.大多数文件的等级C.最高密级

7.集中存储、处理工作秘密的信息系统和信息设备,参照(C)级信息系统和信息设备管理。

A.绝密B.机密C.秘密

8.新《保密法》第四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公开的事项,应当(A)。

A.依法公开B.以公开为原则公开C.经保密审查后公开

9.国家机关和涉密单位的涉密信息系统投入使用前应经过(B)审查批准。

A.本单位保密工作机构B.保密行政管理部门C.主管领导

10.涉密信息设备改作非涉密信息设备使用或淘汰处理时,应当(C)。

A.删除涉密文件B.格式化存储部件C.将涉密信息存储部件拆除

二、多项选择题:

1、保守国家秘密的工作,实行(ABC)的方针,既依法管理,又便利信息资源合理利用。

A.积极防范B.突出重点

C.依法管理D.确保国家秘密E.又便利各项工作

F.又便利信息资源合理利用

2、我国保密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依据,由(ABCD)共同构成。

A、保密法B、保密行政法规C、保密规章D、其他法律中涉及保密管理的法律规范

2、国家秘密是指涉及国家安全和利益,泄露后可能损害国家在政治、经济、国防、外交等领域的安全和利益的的事项。它包括(ABCDEFGH)。

A、国家事务重大决策中的秘密事项;B、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活动中的秘密事项;

C、外交和外事活动中的秘密事项以及对外承担保密义务的秘密事项;

D、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秘密事项;E、科学技术中的秘密事项;

F、维护国家安全活动和追查刑事犯罪中的秘密事项;

G、经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的其他秘密事项。

H、政党的秘密事项中符合前款规定的,属于国家秘密。

4、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由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分别会同(ABCD )规定。军事方面的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由中央军事委员会规定。

A、外交B、公安C、国家安全D、其他中央有关机关

5、机关、单位的定密责任人是指(AC),定密责任人负责本机关、本单位的国家秘密的确定、变更和解除工作。

A、机关、单位负责人B、文件起草人员C、机关、单位负责人指定的人员

6、中央国家机关、省级机关及其授权的机关、单位可以确定(ABC)国家秘密。

A、绝密级B、机密级C、秘密级

7、国家秘密载体包含(ABC)等载体。

A、纸介质B、光介质C、电磁介质

8、机关、单位在定密过程中,对不明确和有争议的事项,由(CD)确定其密级。

A、机关、单位定密责任人B、上级主管部门和同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

C、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D、省、自治区、直辖市保密行政管理部门

9、机关、单位确定密级时,应当根据工作需要,确定具体的(ABC)。

A、保密期限B、解密时间C、解密条件

10、国家秘密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的变更,由(AB)决定。

A、原定密机关、单位B、原定密机关、单位的上级机关C、上级机关、单位

11、国家秘密载体的(ABCDEFG),应当符合国家保密规定。

A、制作B、收发C、传递D、使用

E、复制F、保存G、维修和销毁

12、绝密级国家秘密未经(AB)批准,不得复制和摘抄;收发、传递和外出携带,应当指定人员负责,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A、原定密机关、单位B、上级机关C、同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

13、涉密信息系统配备的保密设施、设备应当与涉密信息系统(ABC)。

A、同步规划B、同步建设C、同步运行

14、下列(ABCDE)行为违反了涉密信息系统的保密管理。

A、将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接入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

B、在未采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在涉密信息系统与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之间进行信息交换;

C、使用非涉密计算机、非涉密存储设备存储、处理国家秘密信息;

D、擅自卸载、修改涉密信息系统的安全技术程序、管理程序;

E、将未经安全技术处理的退出使用的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赠送、出售、丢弃或者改作其他用途。

15、制作涉密载体要在(BC)进行。

A、环境良好、管理严格的印刷、复印单位B、机关、单位内部

C、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单位

16、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有下列(ABCDE)违反保密规定的行为:

A、非法获取、持有国家秘密载体;B、买卖、转送或者私自销毁国家秘密载体;

C、通过普通邮政、快递等无保密措施的渠道传递国家秘密载体;

D、邮寄、托运国家秘密载体出境;

E、未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携带、传递国家秘密载体出境。

17、在国内传递涉密载体必须通过(ABD )传递;在市内传递机密级、秘密级涉密载体,也可通过机要交换站进行;向境外传递涉密载体,应通过外交信使传递。

A、机要交通B、机要通信C、邮寄、托运D、专人专车

18、涉密信息系统与公共信息系统的区别在于(ABCD)。

A、信息内容不同B、设施、设备标准不同

C、检测审批要求不同D、使用权限不同

19、机关、单位对外交往与合作中需要提供国家秘密事项,或任用、聘用的境外人员因工作需要知悉国家秘密的,应当报(AB )批准,并与对方签订保密协议。

A、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

C、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上保密行政管理部门

20、涉密会议、活动的保密管理应按照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涉密会议、活动的主单位应采取的保密措施包括(ABCDE)。

A、严格参加人员审查B、严格涉密载体管理C、严格场所设备检查

D、严格保密要求E、严格新闻报道审查

21、机关、单位确定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应坚持(BD)原则。

A、谁使用、谁确定B、分级确定

C、最大化nbnbsp;D、最小化

22、涉密人员应当具有(BCD)。

A、良好的人际关系B、良好的政治素质

C、良好的品行D、胜任涉密岗位所要求的工作能力

23、涉密人员按照涉密程度分为:(ABC)。

A、核心涉密人员B、重要涉密人员

C、一般涉密人员

24、涉密人员保密管理主要包括(ABCD)。

A、分类管理B、上岗审查培训

C、出境管理D、脱密期管理

25、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他公民发现国家秘密已经泄露或者可能泄露时,应当(AB)。

A、及时报告有关机关、单位

B、立即采取补救措施

C、立即作出处理

26、有(ABCDEFGHJ)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非法获取、持有国家秘密载体的;

B、买卖、转送或者私自销毁国家秘密载体的;

C、通过普通邮政、快递等无保密措施的渠道传递国家秘密载体的;

D、邮寄、托运国家秘密载体出境,或者未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携带、传递国家秘密载体出境的;

E、非法复制、记录、存储国家秘密的;

F、在私人交往和通信中涉及国家秘密的;

G、在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或者未采取保密措施的有线和无线通信中传递国家秘密的;

H、将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接入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的;

I、使用非涉密计算机、非涉密存储设备存储、处理国家秘密信息的;

J、将未经安全技术处理的退出使用的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赠送、出售、丢弃或者改作其他用途的。

27、机关、单位违反《保密法》规定,(AB),由有关机关、单位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给予处分。

A、发生重大失泄密案件

B、对应当定密的不定密,不应当定密的事项定密,造成严重后果的

C、发生泄密隐瞒不报

28、军事禁区和属于国家秘密不对外开放的其他场所、部位,应当采取保密措施,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不得擅自决定(AB)。

A、对外开放

B、扩大开放范围

C、有条件开放

29、设区的市、自治州一级的机关及其授权的机关、单位可以确定(BC)国家秘密。

A、绝密级

B、机密级

C、秘密级

30、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另有规定外,(ABD)。

A、绝密级不超过三十年B、机密级不超过二十年

C、机密级不超过十五年D、秘密级不超过十年

31、涉密信息系统应当按照国家保密标准配备保密设施、设备。保密设施、设备应当与涉密信息系统(ACD)。

A、同步规划B、同步投资

C、同步建设D、同步运行

三、填空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于_2010年4月29日_修订通过,自_2010年10月1日_起施行。

2、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3、国家机关和涉及国家秘密的单位保守国家秘密的日常工作,由本机关和本单位管理。

4、《新保密法》共有_六_章五十三条。

5、《新保密法》规定,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都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

6、《新保密法》的立法依据是宪法。

7、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主管全国的保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的保密工作。国家机关和涉及国家秘密的单位(简称机关、单位)管理本机关和本单位的保密工作。

8、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由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分别会同外交、公安、国家安全和其他中央有关机关规定。

9、机关、单位确定、变更和解除本机关、本单位的国家秘密,应当由承办人提出具体意见,经定密责任人审核批准。

10、机关、单位应当按照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的规定确定密级,同时确定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不能确定保密期限的,应当确定解密的条件。

11、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有规定外,绝密级不超过三十年,机密级不超过二十年,秘密级不超过十年。

12、国家秘密解密方式包括自动解密和审查解密。在审查解密过程中,机关、单位对一些保密期限即将届满、仍需继续保密的国家秘密事项,应当在原保密期限届满前重新确定保密期限。

13、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应当根据工作需要限定在最小范围。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能够限定到具体人员的,限定到具体人员;不能限定到具体人员的,限定到机关、单位,由机关、单位限定到具体人员。

14、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以外的人员,因工作需要知悉国家秘密的,应当经过机关、单位负责人批准。

15、涉密信息系统按照系统涉密程度实行分级保护。

16、因工作需要携带涉密载体外出,要经本机关、单位的主管领导批准;禁止携带绝密级涉密载体参加涉外活动。

17、根据现有规定,机关、单位经批准后,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对外提供机密级以下国家秘密,绝密级国家秘密不得对外提供。

18、一般情况下,核心涉密人员的脱密期为3年到5年,重要人员的脱密期为2年到3年,一般涉密人员的脱密期为1年到2年。

19、机关、单位应当将涉及绝密级或者较多机密级、秘密级国家秘密的机构确定为保密要害部门,将集中制作、存放、保管国家秘密载体的专门场所确定为保密要害部位,按照国家保密规定和标准配备、使用必要的技术防护设施、设备。

20、从事国家秘密载体制作、复制、维修、销毁,涉密信息系统集成,或者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等涉及国家秘密业务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经过保密审查核发资质证书,应当与受委托的机关、单位签订保密协议,采取必要的保密措施。

21、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运营商、服务商发现利用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发布的信息涉及泄露国家秘密的,应当立即停止传输,保存有关记录,向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或者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报告;应当根据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或者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的要求,删除涉及泄露国家秘密的信息。

22、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履行保密管理职责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3、这次保密法修订改结果论为行为论,不论是否产生泄密实际危害后果,只要发生了列举的1种严重违规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4、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运营商、服务商违反本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的,由公安机关或者国家安全机关、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依法予以处罚。

25、涉密人员上岗应当经过保密教育培训,掌握保密知识技能,签订保密承诺书,严格遵守保密规章制度,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国家秘密。

26、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实行脱密期管理。

27、绝密级国家秘密载体应当在符合国家保密标准的设施、设备中保存,并指定专人管理。

28、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对保密检查中发现的非法获取、持有的国家秘密载体,应当予以收缴。

29、机关、单位对是否属于国家秘密或者属于何种密级不明确或者有争议的,由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

30、国家秘密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变更的,应当及时书面通知知悉范围内的机关、单位或者人员。

31、存储、处理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以下简称涉密信息系统)按照涉密程度实行分级保护。

32、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已满的,自行解密。

33、机关、单位对在决定和处理有关事项工作过程中确定需要保密的事项,根据工作需要决定公开的,正式公布时即视为解密。

34、具体的定密权限、授权范围由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规定。

35、涉密人员上岗应当经过保密教育培训,掌握保密知识技能,签订保密承诺书,严格遵守保密规章制度,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国家秘密。

四、判断题:

1、法律法规规定公开的事项,应当依法公开!()

2、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和工作秘密。()

3、新修订的保密法从行政层级和密级两方面对定密权做了限定,不再授予县级机关定密权,取消了设区的市、自治州一级机关绝密级定密权。()

4、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应当根据工作需要限定在最大范围。( )

5、绝密级国家秘密载体应当在符合国家保密标准的设施、设备中保存,并指定专人管理;()

6、禁止在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或者未采取保密措施的有线和无线通信中传递国家秘密。()

7、办案过程中的密级鉴定由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鉴定。( )

8、机关、单位负责人及其指定的人员为定密责任人,负责本机关、本单位的国家秘密确定、变更和解除工作。()

9、根据新保密法规定,县级机关、单位拥有定密权。()

10、机关、单位对在决定和处理有关事项工作过程中确定需要保密的事项,根据工作需要决定公开的,正式公布时即视为解密。()

11、中央国家机关、省级机关及其授权的机关、单位可以确定绝密级、机密级和秘密级国家秘密;设区的市、自治州一级的机关及其授权的机关、单位只能确定秘密级国家秘密。( )

12、新保密法规定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内部四级。()

13、军事方面的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由中央军事委员会规定。()

14、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已满的,经定密机构审定后方可解密。()

15、机关、单位对外交往与合作中需要提供国家秘密事项,或者任用、聘用的境外人员因工作需要知悉国家秘密的,应当报市级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并与对方签订保密协议。( )

16、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实行脱密期管理。()

17、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对存在泄密隐患的设施、设备、场所,应当要求其采取措施,限期整改。()

18、省、自治区、直辖市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鉴定有关事项是否属于国家秘密以及属于何种密级。()

19、不准在私人交往和通信中泄露国家秘密。()

20、国家秘密事项的密级和保密期限一经确定,就不能改变。()

五、问答题

1、什么是保密法?

答:人们在涉及国家秘密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都称为保密关系。保密法就是调整保密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制定《保密法》的宗旨是什么?

答:制定《保密法》的宗旨是:为了保守国家秘密,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3、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分别是什么时间颁布的?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于1988年9月5日通过,自1989年5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于2010年4月2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自2010年10月1日起实施。

4、《保密法》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答:适用于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

5、这次保密法修订主要增加了哪些内容?

答:这次保密法修订的幅度较大。修订后,保密法共6章53条,新增加1章,增加18条。在总则部分,强调了国家秘密受法律保护、依法管理等原则,同时,还规定了信息资源合理利用和依法公开原则。在定密方面,规定了定密权限、定密责任人、解密审查、定密监督等内容。在保密措施方面,增加了涉密信息系统分级保护、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管理、保密审查、涉密人员分类管理等规定。在监督管理方面,规范了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在规章制定以及组织开展保密宣传教育、保密检查、保密技术防护和泄密案件查处等方面的职责。在法律责任方面,增加了机关、单位发生重大泄密案件的责任和定密不当的责任,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责任等。

6、国家秘密的基本范围包括哪些方面?

答:下列涉及国家安全和利益的事项,泄露后可能损害国家在政治、经济、国防、外交等领域的安全和利益的,应当确定为国家秘密:

(1)国家事务重大决策中的秘密事项;

(2)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活动中的秘密事项;

(3)外交和外事活动中的秘密事项以及对外承担保密义务的秘密事项;

(4)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秘密事项;

(5)科学技术中的秘密事项;

(6)维护国家安全活动和追查刑事犯罪中的秘密事项;

(7)经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的其他秘密事项。

政党的秘密事项中符合前款规定的,属于国家秘密。

7、新保密法规定了哪十二种禁止行为?

答:新保密法规定了十二种禁止行为,只要有这些危害行为就要追究法律责任,这是从结果犯到行为犯的一个显著转变,这十二种禁止行为是:

(1)非法获取、持有国家秘密载体的;

(2)买卖、转送或者私自销毁国家秘密载体的;

(3)通过普通邮政、快递等无保密措施的渠道传递国家秘密载体的;

(4)邮寄、托运国家秘密载体出境,或者未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携带、传递国家秘密载体出境的;

(5)非法复制、记录、存储国家秘密的;

(6)在私人交往和通信中涉及国家秘密的;

(7)在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或者未采取保密措施的有线和无线通信中传递国家秘密的;

(8)将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接入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的;

(9)在未采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在涉密信息系统与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

(10)使用非涉密计算机、非涉密存储设备存储、处理国家秘密信息的;

(11)擅自卸载、修改涉密信息系统的安全技术程序、管理程序的;

(12)将未经安全技术处理的退出使用的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赠送、出售、丢弃或者改作其他用途的。

8、这次保密法的修订在违反保密义务所承担的法律责任方面作了一些重大修改,主要有哪些?

答:为了强化法律责任并增强可操作性,主要增加了4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增加了严重违反保密规定,尚未造成泄密后果行为的法律责任。列举了12种严重违规行为,有其中之一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不适用处分的人员,由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督促其所在机关、单位予以处理。二是增加了机关、单位的法律责任,机关、单位违反本法规定,发生重大泄密案件的,由有关机关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不适用处分的人员,由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督促其主管部门予以处理。同时,还规定定密不当,造成严重后果的,机关、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应当承担相应法律责任。三是增加了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运营商、服务商的有关法律责任。四是增加了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在履行保密管理职责中的法律责任。此外,针对当前泄密案件查处难、责任人处理难等问题,还加大了处分监督的力度。

9、适应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修订后的保密法主要作了哪些规定?

答:主要是在吸收现行计算机网络保密管理规定的基础上,增加了3项措施:一是实行分级保护。将涉密信息系统按照涉密程度分为绝密级、机密级、秘密级,按不同标准,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二是加强技术防护。规定了涉密信息系统应当按照国家保密标准配备保密设施、设备;保密设施、设备应当与涉密信息系统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涉密信息系统经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三是明确禁止事项。针对当前计算机及移动存储介质使用中违规行为,增加了不得将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接入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等一些禁止性规定。

10、对涉密信息系统的管理必须杜绝哪些行为?

答:(1)将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接入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

(2)在未采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在涉密信息系统与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之间进行信息交换;

(3)使用非涉密计算机、非涉密存储设备存储、处理国家秘密信息;

(4)擅自卸载、修改涉密信息系统的安全技术程序、管理程序;

(5)将未经安全技术处理的退出使用的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赠送、出售、丢弃或者改作其他用途。

11、新保密法对定密工作有了新的规定,秘密不再实行终身制,主要作了哪些规定?

答:定密责任人被首次写入了保密法,机关、单位负责人及其指定的人员为定密责任人,负责本机关、本单位的国家秘密确定、变更和解除工作。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另有规定外,绝密级不超过三十年,机密级不超过二十年,秘密级不超过十年。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已满的,自行解密。

12、新保密法规定对涉及国家秘密业务的企业事业单位应经过保密审查,主要作了哪些规定?

答: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扩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和中介机构参与涉密活动,承担涉密工程,为涉密单位提供服务,工作中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和知悉某些国家秘密。这些单位数量庞大、情况复杂,有的缺乏基本的保密措施,有的没有必要的保密设备,存在较大的泄密隐患,亟需按照国家统一的保密标准加强管理。本法规定,从事国家秘密载体制作、复制、维修、销毁,涉密信息系统集成,或者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等涉及国家秘密业务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经过保密审查。机关、单位委托企业事业单位从事前款规定的业务,应当与其签订保密协议,提出保密要求,采取保密措施。同时,还规定国务院将制定保密审查具体办法,对保密审查的机构、从事涉及国家秘密业务的种类和申请条件、受理审查程序、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规范。

13、对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运营商、服务商的保密管理,修订后的保密法主要作了哪些规定?

答: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运营商、服务商应当配合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检察机关对泄密案件进行调查;发现利用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发布的信息涉及泄露国家秘密的,应当立即停止传输,保存有关记录,向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或者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报告;应当根据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或者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的要求,删除涉及泄露国家秘密的信息。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运营商、服务商违反规定的,由公安机关或者国家安全机关、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依法予以处罚。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更多资讯请关注范的资源库网哦!

转载请注明:范的资源库 » 2018百万网民学法律知识竞赛入口网址分享【附真题】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