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资源收集于互联网,不提供软件存储服务,每天免费更新优质的软件以及学习资源!

IE还没死透 微软新浏览器Spartan有它的基因

电脑教程 diannaojiaocheng 2℃

IE还没死透 微软新浏览器Spartan有它的基因

IE(InternetExplorer)在许多“上了年纪”的网友心中,就是奇葩一般但无法抹去的存在。我们怨了它很多年,骂了它很多年,但始终无法否认(尤其是对微软用户来说)IE从来都是“Windows自带豪华软件包”的主力队员。从久远的拨号上网时代开始,想必不少人第一次互联网征程,都是伴随着双击桌面默认IE图标而开始。

而许多年过去,当年的用户都纷纷抛弃唯一的旧爱,寻找新欢。如今微软也宣布,最新Windows10系统将会搭载全新的ProjectSpartan浏览器,宣告着IE正式被弃用退休。

于是各家浏览器粉丝纷纷奔走相告,发来贺电。正如Twitter网友@aSpoonfulOfJose说的那样:

Windows系统终于没有了IE!这真是人类的胜利啊!

WindowsarefinallyleavingbehindInternetExplorer.Avictoryforhumanity.

姑且不谈外界对IE一边倒的“大肆批评”,以及微软一次次的自我反省认错,还是想问一句,IE浏览器真的就有那么渣吗?究竟有多少人能离得开它?

首先,IE的市场份额仍然是“难以撼动的第一”

这里是PC端浏览器市场份额分布图(截至2014年12月):

从图中可以看到,即便IE被不少人冠上了“最差浏览器”之名,但其实际市场份额仍然高居第一、二位,其中IE11占22%,IE8占19%。除此之外,IE9和IE10也分别占有9.3%和5.9%的份额。数学题很好算,微软IE浏览器家族依旧占据了整个市场的半壁江山(56.2%的份额)。

这也就是说,不论你信还是不信,全世界仍旧有数以亿计的(新)用户“忠诚而艰难”的使用着IE浏览器。所以我们不禁要怀疑,微软毕竟不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枪毙IE一事姑且尚早。所以对于普天同庆欢呼着“IE终于要死了”的用户们来讲,这个赤果果的现实必然是预告——IE一时半会还死不了。

首先科普一点,IE并不是微软“亲血脉”的儿子。二十年前,微软从Spyglass中取得了专利网页浏览器SpyglassMosaic的授权,初代IE便是其的衍生版本。

当年Windows系统的初获成功便是因为微软不厌其烦、一遍遍说服电脑生产商搭载自家的系统。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微软依旧适用这相同的手段,让IE浏览器“没有一点点防备的、注定出现”在用户的电脑中。当然,1995—2000年间,IE是当之无愧的浏览器霸主。

IE也有进步只是,用户压根就不用它

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Firefox、Chrome、Opera相继辈出,从IE手中夺走了太多的用户。不过额外想说的是,最初的Firefox的确很好,不过它如今也向着越来越臃肿笨重的方向发展。

Chrome最出色的成功点便是——给了用户最大的控制自由,也就是说允许我们将浏览器用成自己最顺手的方式;而第三方应用无疑为这一点加分太多。

但其实Chrome的许多特色功能,IE也同样具备,例如在菜单栏移动排列标签页、自动预读取页面以及在地址栏实现搜索功能、支持浏览器功能拓展、恢复崩溃的页面等。

IE也在版本迭代中变快变强,但很少人看到它的变化,因为太多用户的使用体验是:IE只担任Windows初始系统用来下载其他浏览器的工具,点开一次便弃之。连用都没有用过,谈何来批评?

只是改个艺名?Spartan依旧有着IE的基因

IE就像是一个含着金汤匙长大的二代,在经历过最初几年的辉煌后,在某一个时期因为自己进步慢了一拍,便一下被对手们推下了宝座,跌倒后也再未爬起来。微软也在尽力扭转IE的颓势,但用户的感觉就像,微软总是将我们不喜欢的产品硬塞给用户,而且还总要温馨提醒说“你该更新了”,但其实用户压根就没用。

如今微软打算“抛弃(改名?)”IE,能猜到的主要原因便是为了“避嫌”——绝大多数人印象中的IE都是“龟速、难用、漏洞多”的代名词。这也是微软的无奈之举,毕竟近年的浏览器之战败局已定,如若想改头换面、重新出道,至少也要重新换个“艺名”。

“IE已死”的言论还为时尚早,可以肯定的是微软新浏览器Spartan的DNA中必然是会带着IE的基因,只能说是成分或多或少罢了。

转载请注明:范的资源库 » IE还没死透 微软新浏览器Spartan有它的基因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