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行为会影响个人小额贷款?相对与网络上各种网络借贷,向银行贷款的利息会低一些,因此它的审核机制也更加严格。近日,各地商业银行的房贷及小额贷款审查标准不断趋严,为此,有不少网友留言问,想成功从银行申请到个人小额贷款,需要注意哪些问题?银行对申贷人进行资质审核时,除了会审核个人征信报告外,还会考虑哪些因素?
哪些行为会影响个人小额贷款?
1、征信报告
先看征信报告。有过贷款经历的网友对个人征信报告都不陌生,只要向银行申请贷款,最后都会被要求提供个人征信报告。个人征信报告犹如一个人的“经济身份证”,上面包含了“个人信息”、“信贷记录”、“公共记录”、“查询记录”这4个部分。
征信报告这么重要,是否意味着只要个人征信报告没有问题,银行就一定会放贷呢?并非如此!事实上,征信报告只是银行放贷的参考标准之一,即使征信报告良好,一旦出现以下这些情况,也是很难从银行进行小额个人贷款的。
2、年纪太小或者太大
出于降低风险的考虑,银行通常规定贷款申请人年龄要在18-65周岁,年龄太小或者过大申请贷款都可能会被拒。年龄太小很好理解,年龄太大主要是出于对申贷人身体健康情况作出的考虑。
3、工资流水或工作收入不达标
除征信报告外,银行也会将申贷人的工作、职业、工资流水作为参考依据。例如在申请个人住房贷款时,收入证明就是不可缺少的一个手续。
通常情况,银行会要求借款人收入证明上的月收入是其月还款和其他负债之和的两倍以上。如果没有稳定的工作或工资流水不达标,申请贷款的成功率就比较小。
4、高危职业申贷通过率低
为降低风险,银行在前期审核时会将申贷人所从事的职业作为参考依据之一。一般情况,教师、医生、公务员等职业稳定的的借贷人申请贷款的成功率会高。
而从事高空作业、建筑施工行业、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的人申贷通过率相对较低。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高危职业人群申请贷款有难度,但并不表示他们就不能申请贷款,因为不同贷款机构所规定的贷款要求不同,借贷人可以“贷比三家”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贷款机构。
5、提交过虚假材料
现实生活中,一些申贷人为了获得更高额度的贷款而提交虚假材料,例如在申请住房贷款时虚报个人月收入。这种造假的行为一旦被发现,银行不仅不会放贷,还会对自已的信用记录产生影响,得不偿失。
无论是个人征信、工资流水、收入还是职业,都是从申贷人个人资质情况来看个人小额贷款申请的难易。现实中也不乏有个人资质没问题,却被“贴标签”躺枪的。
以上就是关于哪些行为会影响个人小额贷款的相关信息。虽然不少银行都对外表态,“贴标签”或“一刀切”的区域性门槛有失妥当,但为严控“坏账率”,一些银行或者贷款机构会在内部设置“敏感区”。所以作为借款方的我们切勿大意。
转载请注明:范的资源库 » 哪些行为会影响个人小额贷款?影响个人小额贷款行为简介